2014年,全国人民认识了一位来自安徽省亳州市蒙城县的“弯腰老师”朱景科老师,朱老师自1988年被查出患有强直性脊柱炎,患病至今一直坚守在教学一线,带病工作了25个年头!他的这一举动不仅感动了孩子们和家长,也迎来了社会对他的关注与帮助,国内多家媒体与电视台纷纷采访报道,并帮助他接受目前我国对于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的全国临床推广技术——国家专利“小分子微创技术”的治疗。与此同时,中国“小分子微技术”研发中心携国内众媒体联合该技术在全国各省临床推广单位展开了一场以“健康中国梦"强脊炎贫困患者援助公益慈善活动”为主题的接力赛……
在媒体的帮助下,朱景科老师在进行了为期半个月的“小分子微创技术”治疗后,手术效果很理想。老师的身体得到了好转,手臂、关节活动都有了明显缓解,并返回学校继续教学,而下一阶段的诊疗方案也已经为朱老师拟定。朱老师笑言:“胳膊能举起来了,舒服多了。
据了解,“小分子微创技术”是依据《人体分子能动力学说》、《现代分子生物学》、《现代微创医学》理论,创新性的将小分子生物活性结合到现代微创技术上来,由国内十多家大型专科医院医学研究专家、教授经过数十年共同潜心研发,成功研究出的一种专门针对“类风湿性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的微创技术。“小分子微创技术”因其标本兼治的特殊治疗原理,彻底改变了强直性脊柱炎及类风湿性疾病“久治不愈、反复发作”及高致残现状,突破了传统治疗反复发作、越治越痛苦、越治越伤身的医学难题,成为医学界强直、类风湿治疗领域一次革命性重大突破。并于2013年7月荣获国家发明专利证书,(专利号:201310078799.1),并在卫生部倡导下在全国推广使用。
据悉,像朱景科老师这样的晚期强直性脊柱炎患者不在少数。按照流行病学统计,预计我国有400到500万强直性脊柱炎患者,但其中约有60%以上的患者因我国部分地区医疗服务和资源不充足,以及对强直性脊柱炎缺乏足够认识导致没有进行正规化治疗,最后致残留下终身遗憾,造成无数家庭的不幸。在此,国内十余家权威强直诊疗机构联合《人民日报》、《江淮晨报》、《新安晚报》、《第一时间》等媒体一同呼吁,社会各界尤其是相关医疗机构能够引起对强直性脊柱炎患者的重视,积极开展疾病普及和救助活动,帮助更多的患者从强直性脊柱炎阴霾中走出。而强直性脊柱炎患者也要树立起对治疗的信心,遵循早发现早治疗的原则,选择正规医院进行治疗!
“健康中国梦 强脊炎贫困患者‘小分子微创技术’援助公益慈善活动”全面启动
为深切贯彻党中央提出的关注民生、关爱民生、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指示精神、提高我国强直性脊柱炎领域治疗水平,更好地为百姓健康服务,同时使我国广大贫困家庭强直性脊柱炎患者得到及时有效的救治,在中华中医药学会倡议下,国内十余家权威强直诊疗机构联合发起的“健康中国梦·强脊炎贫困患者‘小分子微创技术’援助公益慈善活动”,为贫困患者提供实在的医疗援助,借助全社会的力量去帮助、关爱强直患者。
时间:2014年1月1日——2016年1月1日
主办单位:中华中医药学会 中国“小分子微创技术”研发中心
地点:“小分子微创技术十佳应用单位”(患者可通过咨询热线联系最近的指定单位)
承办方:国内十家“小分子微创技术十佳应用单位”联合承办
咨询热线:400-8577-120